-
高大上词汇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干扰|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编者按 最近几年,经多轮次的学术引导、媒体烘托、政策扶持、资本孵化,处于ToB端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脱颖而出,成了互联网时代大潮下的一个新热点。 各种高大上的词语接踵而至,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5G、AR/VR、元宇宙、黑灯工厂等。 这些时髦的流行语,前卫的概念,借助发达的媒介将MES逐渐地裹挟起来。这些词汇,有的是未落地的学术概念,比如数字孪生、元宇宙;有的是没完全成熟的前沿技术,比如人工智能、AR/VR;有的是既有应用的探索和拔高,比如黑灯工厂,有的是正在普及的技术,比如云计算、物联网、5G。 它们都有其本身的含义和价值,但大规模传播也容易对中小企业造成困扰,反而加大了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难。 1 |掩盖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实需求 中小型企业一般情况下,预算有限,怎样在较少的资金投入下,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需要决策层目光如炬,抓得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要求–利用计算机的高算力和快传递,尽可能便捷的把相关生产信息录入到MES系统中,在系统中实现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并根据不同角色的需求,通过看板、显示屏、PDA等完成他们所需信息的展示和输出。缺乏一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中小型企业又没有专业数字化人才储备,这些流行词语往往模糊了数字化转型的真实需求。 2 |加大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选择困难 概念性的词汇都是专业人员经过广泛观察,对现实现象的高度抽象,具有跨行业、跨领域的共性。在我们认知时,需要结合自己的产品、工艺和组织方式,对其做进一步的具象,才能落地。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也有同样的要求和过程,这些高度抽象的词汇反而增大了我们理解的难度,造成了在前期对系统和厂家的选择决策工作更困难,也更容易犯错。 3 |拔高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心理预期 任何信息化系统如同产线上的设备一样,其本质就是一件工具,工具都是客观事物,需要人们发挥能动性,将工具高效利用起来,才能发挥其价值。人工智能、黑灯工厂等给了很多人一切交给系统,它能自动解决,可以“躺赢”的错觉。虽然自动化能大大降低对人力需要,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但高阶自动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长期对工艺、管理和系统的打磨,金钱和时间成本很高,并且对决策力也有更高的要求。这些美好的场景,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 4 |增大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的难度 现实世界中,很多事物都是呈金字塔结构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也是如此,需要做大量基础性的、琐碎的工作和付出作为金字塔的底座,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积累,一步一个台阶慢慢攀爬才能到达顶峰。这些美好的词汇,往往回避背后的艰辛和付出,只呈现简单的美好,误导了大量中小型企业,认为系统落地过程是很轻松和方便的。越美好的事物本身,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付出;越简单的事物,往往背后需要更复杂的支撑。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新概念、新技术要做到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跟风,求真求实,脚踏实地,长期坚持,小步快跑,持续改进。增强对MES系统的认知,把握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要求,量力而行,控制好资金投入,把握好实施进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渐推进,持续完善。 服务热线 欢迎24小时来电垂询 021-3412 7798 研发总部: 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3弄154号C座303 苏州办公室: 苏州市姑苏区平泷路1001号联实大厦2楼B5室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编者按 前不久,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学习时报》撰文: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肖亚庆在文中强调: 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我国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制造业在生产与管理上的老一套方法与经验已不再适应当下,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制造企业的必然趋势。制造企业想要永立潮头,就要大刀阔斧地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生产管理作为企业基础性建设环节之一,它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生产管理作为连接采购、库存、设备、销售的核心环节,是否科学合理,实际上关系着企业的命脉之基。 一、生产制造的信息化转型 变化的过程往往复杂而不可控,就像达芬奇从不曾画出过两个相同的鸡蛋,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一模一样。但似乎大部分的产品又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管理「不可控」的过程来实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 生产管理其实就是管理产品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过程,包括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要素,掌握生产进度,把控生产结果,即产品质量。随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日益深入,如今的生产管理也在不断地延伸,“信息化”一词开始出现。 虽然中国工厂在设备、生产流程、质量标准等方面并不比国外弱,但还在利用人、纸单、Excel这类原始的沟通工具来管理工厂方面存在缺陷,连生产环节的数据工作都还没做好,何谈支撑算法模型的运转? 当前制造业,在生产环节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发生,解决困境确保产品生产质量与进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 生产过程不透明,产量、不良品率难统计 有人说,产品离开工厂后就像进入了月球的暗面,失去了与生产团队的联系。而现实是,即使是在工厂内,产品仍然存在太多未知。 产品在工厂内生产,生产环境、产品、人构成了这个系统的要素。生产环境会对产品造成影响,如合格率、工时等;而产品也会影响生产环境,产品的结构决定了在哪台设备上对其进行加工,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产线的布置。 而在这三方中间,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产品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整,人可以提升产品的合格率,缩短工时。但是,人要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实时了解生产进度,才能更好的对产品、不良品率等数据有精准掌控。 2 | 人工统计计时计件核算复杂 生产制造业业务庞大繁杂,各个产品线都离不开直接生产人员的计时计件工作,什么人,什么时间,生产了什么,生产数量,良品数,不良品数等,复杂模式下核算难度大,直接降低生产效率。 3 | 外协进度难把控 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制造企业需要将部分附加值较低、非自身专业优势或生产能力不足的业务进行外协,进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核心业务,以全面提高经营效率。 但因为外协是一个涉及质量、进度、信息等多领域管理的复杂体系,外协过程问题不闭环,外协基础数据未归集整理,管理工作依靠人为经验,导致管理不严、控制不当。 4 | 传统模式没有报表看板,数据穿透难 报表数据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确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可是在传统制造业能真正做好报表的企业却并不是很多。 报表看板可以说是企业利用数据赋能经营管理过程中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了。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数据模型和设计繁琐的管理流程,可以节约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要选择对的工具,就可以让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从原来的低头找数据转变为抬头做分析,让企业管理者高效便捷的运用数据,真正做到“有数可依”。 二、木白智造装备云MES,让订单交付更高效 木白智造装备云MES专注于装备制造领域,广泛适用于通用设备、专业设备、电器机械、汽车、机械加工、3C电子、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行业。支持手机&网页端使用,敏捷管理生产、物料、设备、质量等核心制造流程,帮助工厂解决交付期拖延、物料库存积压、计时计件工资核算繁琐、工人和设备效率低、次品率居高不下、生产过程不透明等生产问题。 木白智造装备云MES拥有多种可视化看板模版,即开即用,也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自定义配置看板展示,通过汇聚加工数据、质量数据、报工数据等,实时展示生产过程的问题点,让数据发挥价值,通过数据作为抓手,更好的优化完善生产环节。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数字化在不断的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从最底层优化生产流程,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木白智造作为装备制造行业领先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商,不断的深入制造一线,不断优化迭代产品,用数据和AI为制造赋能,让生产订单更高效! 服务热线 欢迎24小时来电垂询 021-3412 7798 研发总部: 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3弄154号C座303 苏州办公室: 苏州市姑苏区平泷路1001号联实大厦2楼B5室
-
一张二维码开启您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之故障报修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编者按 随着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现代化,机器设备的管理越发重要。只有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平安、经济的运行,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做到优质、高产、低成本、低消耗的生产。 木白智造资深专家沉淀多年实地项目经验协同设计开发设备管理模块,支持自定义设备标签打印、快速报修及接单、自定义维保经验以及设备全生命周期报表、看板。 1 | 自定义设备标签打印,实现标签定制化 低代码实现用户可以随意拖拽、编辑,自定义标签的布局及内容,告别传统软件高昂的制定化开销。 2 | 快速报修,有效减少停机时间 ✨ 扫码报修:无需繁杂操作,扫码即可快速报修 ✨ 支持语音及图片上传:为方便操作人员说明故障现场的复杂情况,支持语音输入以及图片上传 ✨ 终端实时提醒:当报修信息一经上传,将立马收到消息提醒,大大缩短信息交流成本及时间 ✨ 终端实时提醒:实时查看维修单进度 3 | 自定义维保经验,大幅提升维保人员工作效率 根据经验,同一台设备的故障原因和维修方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为方便现场人员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后续设备故障的统计,在设备模块支持用户配置维保经验,将常用的故障描述及维修经验一一对应,堪称设备维修的“葵花宝典”。 4 | 设备全生命周期报表,科学监控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维修管理是投入而非成本,投入恰当产出最优。同样功能的设备,其寿命周期费用可能差异很大。有的设备设置费低,但设备不可靠,故障频发,修理换件较多,后续的维持费较高,整体寿命周期费用却较高。有的设备初期设置费较高,但维持费较低,寿命周期费用偏低。 在设备维修的管理上,木白智造从各个维度抓取有效数据以图表化的形式为您统计设备的寿命周期。同时也能看到详细的故障原因分布图、故障原因柏拉图,故障次数排列图、设备维修用时统计图等详细数据,同时为您下次挑选设备型号做支撑。 5 | 设备车间看板,实现车间设备可视化 车间看板是连接着系统数据与实际生产车间的重要桥梁,车间所有员工通过可视化的看板能实时全局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本期设备模块的内容就暂时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将继续介绍设备模块的其他内容。
-
离散型生产与连续型生产究竟有什么区别?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在制造业中,企业生产大致可以分为离散型与连续型。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首先,离散型生产的产品大多都是由一堆部件做成,加工的过程是间歇的、离散的。离散制造的特点主要如下:1.产品形态离散制造的产品相对较为复杂,包含多个零部件,一般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产品结构和零部件配套关系。 拿物料来说,一般bom相对固定,原材料和对应的成品有固定的配套关系,生产出来的物料种类会比较多,也就是会存在大量不同的bom。2.产品种类一般的离散制造型企业都生产相关和不相关的较多品种和系列的产品。这就决定企业物料的多样性。对应物料,一个系列产品主体相对一样,细节有很多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比较多的bom。3.加工过程离散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是由不同零部件加工子过程或并联或串连组成的复杂的过程,其过程中包含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的过程控制更为复杂和多变。4.离散制造型的企业的产能不像连续型企业主要由硬件决定,而主要以软件决定。同样规模和硬件设施的不同离散型企业因其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通过软件方面的改进来提升竞争力更具潜力。正是这样的因素,会导致生产过程比流程型的更难管理和控制,终端产品不一样,过程需要的材料和工艺相对变化较大。离散型生产典型的行业案例就是:机械行业、汽车制造、家电、电子设备、服装等。 离散型MES系统,特别适合最近兴起的定制类产品的生产管理,从门店接单开始到产品交互给客户,全程都通过MES系统管控起来。采用离散方式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其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物理特征明确,容易搬运以及标识,如果产品单件价值较高,且有可追溯性以及流程控制的需求。 连续型生产又叫流程型生产。定义是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流动,在流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一般会发生一定的物质改变,比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都属于连续性生产。 其主要特点是:1.生产计划、流程制造计划的制定简单,常以日产量的方式下达计划,计划也相对稳定。2.生产设备的能力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工艺固定,工作中心的安排符合工艺路线,通过各个工作中心的时间接近相同。3.工作中心流程制造是专门生产有限的相似的产品,工具和设备为专门的产品而设计;物料从一个工作点到另外一个工作点使用机器传动,有一些在制品库存;4.生产过程主要专注于物料的数量、质量和工艺参数的控制。5.生产领料常以倒冲的方式进行。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还同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有关,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容易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连续型MES系统,一般应用在化工行业的生产管控;系统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使得最容易出现产品质量的配料、投料以及乳化加工过程得到管控和追述,把产品品质和成本的控制权,从一线操作员工手里转移到研发工程师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AI助力工厂发展,企业智能化转型刻不容缓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并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浪潮已势不可挡,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十四五”规划下,中国将开启新发展模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从数字时代到智能化时代,科技进步不再是以线性的方式发展,而是以指数方式发展。新科技将带来新产品、新产业,构筑了新的生活,发展新经济,形成新的格局。 受到疫情的影响,数字化转型的新的共识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的基因。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要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是当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是海量数据、数据格式千奇百怪、产生数据的设备多种多样等问题。这些数据如何完成清洗、收集并通过算力算法把它应用起来?“数据+算力+算法”构成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体系。首先,数据是智能经济的基础,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生产资料。其次,以云计算、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算力的快速发展为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以人工智能、机理模型为代表的算法技术帮助智能制造发现规律并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最后,以5G等为代表的现代通讯网络将三大要素紧密联系起来,让它们协同作业,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工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早在传统工业信息时代就一直在进行,有大量的数据来自研发端、生产制造过程、服务环节。而工业从数据到大数据,最大的区别是实现数据的两化融合,将工业化数据与自动化域数据的叠加。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还需要纳入更多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以及跨界的数据。实现工业大数据的主要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LOT)、MEMS传感器和大数据技术等。 算力的发展主要朝着两个方面延伸:一是资源的集中化、二是资源的边缘化。前者主要是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集中式计算模式,通过IT基础设施的云化给产业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减少了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成本。后者主要以边缘计算为代表,与物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智能终端,物理位置上处于网络的边缘侧,而且种类多种多样。由于云计算模型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应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海量物联网终端设备趋于自治,若干处理任务可以就地解决,节省了大量的计算、传输、存储成本,使得计算更加高效。 算法是一个有限长度的具体计算步骤,以清晰定位指令来使输入资料经过连续的计算过程后产生一个输出结果。算法在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的精髓所在。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扶持制造业发展,刻不容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制造企业在不断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生产线、改进产品架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能更快速地对国际市场变化做出响应。 通过机器换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改造,在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推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在整个制造行业中,制造业分为31大类,191中类,252小类,在众多门类中各个企业所处的数字化转型阶段都不同,有的制造企业停留在信息化阶段,有的头部企业已经完成数字化转型并迈向智能化阶段。推动企业全面智能化转型,是我们始终追求的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数字化转型路上的几大难点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近年来,“招工难”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由于愿意进工厂的人越来越少,企业的用人缺口也就越来越大,只能被迫提高现有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但生产质量和人员离职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来减轻用工压力。 何谓数字化转型? 首先,关于“数字化”,有两个英文词汇,看起来差不多,但内涵差异很大。一个是Digitization,其含义是将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例如将手工填写的单据自动识别转为数字信息);另一个是Digitalization,指的是将数字技术融合到企业之中,深化应用各种业务软件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分析,彻底变革企业的业务流程。 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实际上就是企业真正实现Digitalization的过程。对于制造业而言,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行业,例如家电、家居、手机、汽车等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压力巨大,转型也相对迅速;而面向企业客户的行业,例如装备制造、能源、零部件、原材料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则相对迟缓。优秀的制造企业也在一直致力于产品本身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采集、状态感知与远程控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服务收入。同时,也只有推进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合规性要求,尤其是对于医药、食品等民生行业,以及出口导向型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追溯。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如果一个环节出问题了不仅起不到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还有可能投资巨大,收益甚小,甚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 管理理念的更新 企业高层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观念还停留在部署常用的IT系统。实际上,数字化转型远远不是IT部门能够实现的,必须由企业的决策层引领,自顶向下推进。 2. 统一的管理平台 最初,企业在做软件信息化建设时,多是通过自己的 IT 部门去建设,当企业IT资源不够充沛的时候,就会选择外包的方式,找定制开发商来做。 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凸显,发展出了一些垂直领域的Saas公司,比如CRM、ERP、OA等,去满足不同行业的相同场景需求。 表面看起来数字化进程顺利,但其实暗藏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外采/开发的系统间的数据难以联动, UI交互割裂,很难统一。 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尴尬局面出现: 当销售同事去提交订单时,他们可能在整个订单的生命周期过程中要登陆企业内部的3-4套系统,去进行不一样的操作。对于业务同事来说,他们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客户转化或者促进业务,而不是去学习不一样的信息系统。这时数字化工具非但没有帮助提效,反倒成为了业务同事的累赘。 3. 懂业务的数字化人才 据统计,目前中国会写代码的开发者只有700万,业务管理者会用 excel 的可以达到2个亿。700万开发者中大多数沉淀在Saas软件公司或互联网公司中,真正到传统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人要少的多。 在早前的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国内企业多是处于“数字化+”的状态,即由IT部门做信息化主导,业务部门去适应软件、系统的操作方式或流程。 但随着管理思想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过渡到“+数字化”时代,即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系统适应业务,响应业务变化需求,企业要的是“量身定做”的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共享十年制造数字化红利”木白智造伙伴线上交流会圆满落幕
小编按 2022年4月16日,围绕主题“共享十年制造数字化红利”的木白智造伙伴深度交流会在线上云召开,30余家制造行业伙伴与木白智造一起畅想未来的深度合作。 此次交流会旨在实现木白与伙伴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有紫宏软件、敏捷智能、深圳智远、九物互联、联物信息等30余位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伙伴深度参会,与木白共同分享智造经验、探讨市场现状。激活伙伴手中的客户资源、实现客户价值、增加可持续收入、收获更好口碑是木白进行伙伴合作的核心目的。不压货款、不割韭菜、不砸口碑是我们对伙伴的承诺。木白用数据说话、用真诚打动人,收获参会伙伴一致好评。 在交流会上,木白科技向参会伙伴展示和解析了北变科技、亚龙科技等成功客户案例。木白累计为1000条制造产线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100%落地案例为伙伴提供满分信任感。通过对木白智造装备云以及木白数字产线的实操演示,让参会伙伴更加深入了解木白智造强大的数字化价值。 我们的伙伴分为线索型、商务型、交付型。只要你熟悉制造业、熟悉软件、有商务敏感性,都可以成为木白的伙伴,享受最高40%的高额分佣。 木白将为伙伴提供产品培训、商务支持、客服支撑、宣传物料、品牌宣传体系五大伙伴支持,为伙伴发展保驾护航。 木白科技CEO钱胜前提到,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表明:在203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普及数字化。可见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有纵深的红利行业,目前且将长期处于市场上升期。 在两小多时的畅谈中,木白收获了各位制造业伙伴的肯定,纷纷积极与木白商谈合作协议。我们此后也将每月定期举办伙伴交流会,分享最新的产品进展、案例解析和伙伴政策。 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共迎数字化时代,共享数字化红利。木白智造始终坚持初衷:做成一件事,成就一批人。坚定选择木白科技,让木白智造成为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 想要深入了解伙伴政策,以及想要参加后续伙伴交流会的伙伴们可以添加许同学微信交流~ 服务热线 欢迎24小时来电垂询 021-3412 7798 研发总部: 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3弄154号C座303 苏州办公室: 苏州市姑苏区平泷路1001号平江新城现代服务大厦4楼D10室
-
数字化时代下的制造业,你还没跟上吗?
我国制造业进入门槛较低,超90%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基础薄弱,半自动化等问题。为提高产能,企业不得不雇佣大量人力,而随着全球人口红利的退潮,年轻人的就业倾向已经发生改变,从“工厂”到“远离工厂”…… 制造业招工有多难 近年来,“招工难”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由于愿意进工厂的人越来越少,企业的用人缺口也就越来越大,只能被迫提高现有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但生产质量和人员离职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虽然政府反复强调和呼吁,要振兴制造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但短期内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如何才能增强制造业的吸引力,如何才能让年轻人向制造业转移,而不是撤离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后发国家快速追赶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效益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企业众多,发展能力和水平差别巨大,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基础不同、能力不同,进展不同,少数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达到了全球一流水平,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处于升级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转型升级的过程面临多重困难。 木白智造推出木白数字产线,转为成长型制造企业定制,是制造企业最佳的数字化伙伴,让您的订单交付更加高效。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工厂管理迁徙图鉴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我国企业众多,发展能力千差万别,大量中小企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探索阶段。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于加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如何选择合适路径、更有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仍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上图工厂管理的迁徙图来看,分为几个阶段 纸质单据上的工厂管理 该阶段企业主要依靠纸质单据对生产过程数据、生产结果数据进行管理,以工卡/跟踪卡(其中涵盖质量信息、工步信息等)单据在车间现场流转,产品入库后将工卡数据归档。普遍存在于作坊式的企业当中,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 问题:生产进度无法实时跟进,生产决策无报表支撑,以感性认知为主;报工、资料查询、单据填写等工作强度比较大,数据查询困难且容易丢失。 措施:这个阶段提升的途径都是通过参观其他同类似厂区的管理模式,或者以咨询公司的介入从作坊式走向正规管理模式转化,以流程梳理、管理制度优化为主。同时这个阶段如何利用历史信息,将信息迅速传递到处理人手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则会逐渐提出“无纸化”的概念。 excel、project上的工厂管理 此阶段工厂管理基本上是“excel”上的工厂,企业内管理层基本实现电子化,如生产计划、作业指导、二维图纸等。但是车间存在大量的纸质单据,如质量检验单据、不合格品处理单,作业指导书与二维图纸合并以纸质打印下发给车间。 问题:这个阶段的工厂在于数据的协同性,上传下达可以顺利完成,但是车间内如果图纸产生变动,往往在设计图纸上得不到体现,造成信息断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信息无法及时传输至管理层,管理层往往一天收到几十封关于计划变动、不合格品处理的邮件,貌似数据传递至领导,但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或处理。 措施:这个阶段应最大限度提升数据的协同效率,比如车间图纸更改如何快速反应到设计端,设计端图纸如何以最短时间下达到车间。生产进度如何实时展示,而不是在几十封邮件当中寻找。整体来说是解决数据的协同性,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则会引入到“MES”的概念。 以MES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图 2 以MES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此阶段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至少ERP+MES),车间业务中生产准备、生产计划、生产执行、生产保障、生产质量等业务,实现了数据、业务协同。但车间中层管理人员需要反复切换系统,在不同系统中反复查询数据,且车间执行层因为工作强度可能会提升造成系统应用效果不佳,现场执行层会出现部分消极情绪。 问题:MES即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MES的落款是管理,所以MES的主责是向管理人员服务的,由于需要向系统提供大量的数据,但同时这些数据对于执行人员用处不大,所以就会出现“工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不需要维护,但为了管理又必须维护”的窘境。造成车间执行人员情绪较大,最终导致MES应用惨淡。 措施:此阶段重点是实现业务无纸化,提升单点业务效率,提升MES系统在车间执行层的参与度,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就引出了“车间业务为核心”工厂管理模式,其中业务分为两种:车间管理业务、车间执行业务。 以业务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图 3 以车间业务管理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此阶段重点解决MES当中车间执行层对MES应用效果不佳的情况,对车间业务单点进行优化提升,如质量检测数据以数据集成代替手工录入,工人报工不需要填写大量数据由自动化集成代替。同时系统出现大量数据(报警+异常信息)等,系统需要完成管理调度操作(车间综合管控)。即以车间管理业务、车间执行业务为核心的优化工作。 问题:执行层、管理层在系统当中生产大量数据,工厂迫切需要梳理哪些是冗余数据,哪些数据是可以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利用,即有价值的数据。 措施:精简系统数据,去除冗余数据,梳理以管理为核心的数据脉络,引入“以管理为核心”的数据脉络理念。 以数据脉络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图 4 以管理数据主线为核心的工厂管理 形成以数据主线为主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数据应用系统。数据采集可以开放性地理解为业务模块单点操作,如工人报工、填写单据等,经过数据处理(抽取、转化与加载),以数据报表(实时数据+高阶数据)形式进行展示,最终再完成调度处理业务。如图4所示。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 | MES系统供应商 木白科技 木白智造
转载《光明日报》 最近,“专精特新”可谓“热词”,频繁出现在各种政策文件中,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院校分布、高校毕业生生源及就业意向等情况,推荐优质中小企业特别是本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对接。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也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所在。今后应怎样更好鼓励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快成长为“小巨人”企业,乃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小巨人”撑起大创新 所谓“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 作为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攻克了时空大数据高效处理和智能服务关键技术,支撑了探月工程三期、全球测图等重大工程项目;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循环换热分离器,攻克了抗堵塞高效传热与分离等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安徽一家生产汽车部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车间里机器高速运转,订单充足,交货期已排到2022年8月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支撑。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看,超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 有调查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22%的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疫情之下,“专精特新”企业依然创新能力强、发展韧性足。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看来,我国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等政策,以及当前技术进步,赋予了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力更大的可能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果非常丰硕。从去年数据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都分别达到了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这些都说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河北唐山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新华社发 精准帮扶激活发展动能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多点频发的聚集性疫情让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订单不足、回款难等挑战。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认为,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海运一舱难求等新问题,挤压企业生存空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尤为重要。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一系列培育支持政策密集发布、相继落地。 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财政部表示,2022年,要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 各地也在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比如,福建省对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档予以奖励,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原来奖励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并通过降低技改投资额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19个省区市推出专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超40亿元。 “在一些前沿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中,政府会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扶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田天说。 如今,相关政策效果逐渐显现。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在保持定力、锐意创新、稳健前行。有分析称,与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相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表现出的抗击风险能力更强、发展韧性更足。 “越是面对复杂环境,中小企业越要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路线,努力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徐晓兰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江西赣州某企业厂房内,自动化机械手在组装出口国外的光伏电池板。朱海鹏摄/光明图片 安徽马鞍山某公司员工赶制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订单。王文生摄/光明图片 黑龙江哈尔滨某车企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装配作业。新华社发 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 当前,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 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5至1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0%,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有望成为数字技术应用和业务创新的最佳土壤。有专家称,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广大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少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人才匮乏等挑战,升级改造动力不足。”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大型行业企业应带动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帮助好、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局面。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表示,要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问题,鼓励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数字安全服务和产品,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数字安全保障。 长远来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认为,今后,我国将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继续扩大培育规模,突出梯度重点,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肖亚庆说,今年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肖亚庆表示,2022年,要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手抓,在为中小企业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制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大企业对“小巨人”企业开放市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培育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7日 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